原本只是基於好奇綠豆丟進土裏會不會發芽,誰知才丟土不到3天,便發芽了,不到1個月便開花,不到2個月便有豆筴,真是快速~

綠豆筴.jpg

又基於好奇,將豆筴剝開看看,咦~真的有綠豆吔,於是便把所有豆筴都採下來收集綠豆,因為是隨手種著玩的,所以數量少少的~

55860.jpg

看著豆子,就上網查看能幹嘛,嗯!來學學發豆芽菜好了,心想,沒成功就算了,當了6天的換水奴後,嘿嘿~還真的發出一杯豆芽菜吔~心情真好~

Sherry58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男老人:我的血糖又升高了

女老人:你每天吃那麼多冰淇淋桂圓乾柚子,血糖沒升高才奇怪

男老人怒氣沖沖: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,連吃都不能吃,還能有什麼快樂?

男老人大吼大叫:我這輩子都沒快樂過,越老越不快樂,我吃死算了

女老人:「既然要吃死,還去看醫生做檢查幹嘛」

Sherry58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因為有幾個柚子剝開後,果肉太乾,沒人愛吃,所以就拿來試做看看,成果雖然仍有柚子苦,但甘甜味和柚子苦綜合後,其實還不難吃吔~~

柚子醬01.jpg 

先將柚子果肉用水煮滾

柚子醬02.jpg 

加入糖,鹽,檸檬汁,麥芽後,再繼續熬煮

Sherry58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水蓮菜切下來煮後,看著菜根,突發奇想,它們這樣能種活嗎?

42401.jpg

找了2杯子,放點土,再加些水泡試試

43347.jpg

隔天真的看到發新嫰芽了吔,好驚喜!!!

Sherry58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他人存在,可能對個人行為產生助長或抑制的效果。

當群眾數目很多時,個人因為隱藏於群眾中(hide in the crowd) ,可能會作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。

在群體中的個人,失去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警覺,自我意識被團體目標或行動所取代,任何行為不再代表自己,且被視為是群體行為的一部份,自私、衝動、暴力等不適當的行為就容易產生,這種現象稱為「去個人化」(deindividuation)

「匿名性」(anonymity)則是產生「去個人化」最重要的原因。

個人處於團體中,他人愈無法辨認其存在亦即是匿名性愈高,便愈有可能發生去個人化的現象,因為別人無法指認、批評、論斷或處罰他。

Sherry58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